為腫瘤患者實施腫塊活檢,這本是***稀松平常的手術。但腫瘤因壓迫氣道而引發急性氣道梗阻,使得氧氣有出無進可能令患者分分鐘就殞命。在常規的氣管插管等急救手段宣告無效后,醫生們巧用“一根針”為機體供氧,終于將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這是近日發生在八一醫院手術室的驚險一幕,也成為國內******用“硬膜外穿刺針”人工氧氣氣腹法搶救成功的案例。
氧氣設置
腫瘤堵住氣道,患者無法吸氧隨時可能死亡
21歲的準新郎張林(化名)怎么也沒有想到,自己竟在婚前被查出身患淋巴癌。當他來到八一醫院后,醫生明確指出,需要進行手術活檢,取樣明確診斷。
然而,這小小的活檢手術并沒有醫生原先想象的那么簡單。原來,腫瘤已經從頸部一直壓迫到縱隔,氣道幾乎完全被壓閉了。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在手術室等待報告的時候,張林開始煩躁。原來,由于手術導致的組織水腫以及腫瘤壓迫導致的血液回流障礙,張林的脖子越來越粗,氣道剩余的通道終于完全閉塞了!很快他因缺氧全身發紫,情況變得十分危急。
如果無法改變當前的狀況,5-6分鐘后,年僅21歲的張林就會由于腦部缺氧造成腦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常規的搶救方法是采取氣管插管,然而巨大的腫瘤壓迫導致常規搶救措施不能解決張林氣道梗阻、無法呼吸的問題。進一步的搶救則需要更多的時間!而心肺復蘇等急救手段的成功也是建立在患者能順利吸進氧氣的基礎之上,張林的情況越來越差,皮膚慢慢因缺氧而變為紫黑色,一時間眾人束手無策了。
手術遇阻,人工氧氣氣腹術創造生機
緊急時刻,麻醉科醫師許辛想到曾經在一本雜志上看到的一項麻醉技術:在做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通過向腹腔內充入氧氣,將氣腹后殘余的二氧化碳置換出來,幫助腹腔內的正壓恢復以減少二氧化碳導致的肩痛等并發癥的發生。既然可以向腹腔內充入氧氣置換出二氧化碳,那何不向腹腔內充入氧氣來給全身供氧呢?
許醫生趕緊向麻醉科組織搶救的上級醫師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上級醫生當下便表示完全贊同并立即準備開始實施。但是,這一原理從未應用于搶救,到底可不可行呢?眼看著患者的情況十分緊急,為了年僅21歲的生命大家只能搏一搏了。
在醫護人員的齊心協力下,通過硬膜外穿刺針向腹腔內輸入純氧,來給全身供氧,效果卻是立竿見影。1分鐘還不到,張林缺氧的表現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皮膚由紫轉紅,各項體征也漸漸恢復了正常,為接下來的搶救爭取到了充足時間。
全國******人工氧氣氣腹搶救術
對此,該科龍云醫師介紹說,此次手術中借鑒的氧氣置換療法,是通過向腹腔內注入氧氣置換出體內的二氧化碳,起到緩解肌肉酸痛的作用。這一手術原理已經存在很久,但是很少用于搶救中。對張林實施的這一手術里,通過“硬膜外穿刺針”向體內注入氧氣給全身供氧,爭取到了搶救時間。
該院zj****介紹,這是國內首次將這一原理應用于搶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