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名稱無菌醫用無損傷縫合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醫療手術器械領域。
醫療手術用縫合針在臨床中應用廣泛,其質量優劣直接關系到術后患者痛苦。在臨床手術縫合中,***早的手術縫合如同“縫被子”,以線穿針眼對軟組織施行縫合。七十年代國內引進了針線開槽連接的無損傷縫合針,較之前產品前進了一大步,以線穿針眼時,針眼處的線必然呈雙股,軟組織被針穿透后引過去的線其直徑也就是雙倍粗的,軟組織的出血點也就被擴大了。開槽連接的無損傷縫合針彌補了這一不足,但也有本身的缺點,由于開槽模具的準確度較高以及縫合線材質的緣故,如聚丙烯線、羊腸線等呈半硬性,而滌綸線、絲線等呈軟性,故被開槽、包線、軋緊后的產品尾部一般都不太圓順,有隆起狀,這樣的產品對一般軟組織不會產生影響,但對心血管手術,特別是顯微外科手術來說還不是***理想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變現有手術縫合針的針線連接結構,設計一種能減輕病人術后痛苦的手術縫合針的針、線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縫合針由針、線組成,縫合針分為針尖、針體、針尾、縫合線,針尾截面鉆有小孔,孔徑為0.10-0.60(Mm),孔深1.60-2.50(Mm),將縫合線插入小孔,用壓力固定針線連接即可。為了便于縫合線的插入,小孔端口呈退拔形較好,退拔處深度是孔深的1/3,沉孔角45-60°為好。
由于臨床手術縫合中,不同手術,不同的部位,需選用不同的針線,因此縫合針的形狀根據臨床需要有弧形針,直針,弧形針的弧度和弦長也取決于手術的部位和縫合、結扎的深度,一般有1/2弧和3/8弧。
針體的選用根據針類的形狀而定,一般可分為鏟形針體、圓形針體、矩形針體和反三角針體。
醫療手術中,以不同的針尖施行導向穿刺,如脂肪層以圓形針尖為好,皮膚或軟組織結構較為密集的部位以三角針尖為好,而整容、眼科、顯微外科則以鏟形針尖為好等。因此針尖有圓錐形,四棱形,正三角形,短刃正三角形,反三角形,鏟形。針尖用于縫合時的導向穿刺,因此上述各種形狀的針尖便于穿刺,既降低醫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又能使出血點少,減少軟組織受損傷面積,減輕痛人痛苦。
本實用新型的鉆孔針有效地解決了現有縫合針的不足之處,在針體尾部截斷面上鉆孔,以線插入,在針體截斷的退撥處進行包線,以該加工方法的產品,無需考慮縫合線屬半硬性還是軟性,插入包線后針尾必定圓順且無隆起狀。圓順、無隆起狀的產品用于手術縫合,即能減少醫生的工作強度,又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對手術界來說無疑是個福音。
